客服图标

中国医药研发外包(CRO)市场调研:行业规模增长至985亿元--QYResearch

发布日期:2024-11-04
根据恒州博智(QYR)发表的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医药研发外包(CRO)行业规模已从2016年的272亿元增长至985亿元。

在全球医药市场的激烈竞争中,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加强医药产业的研发与创新,以期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。然而,药物创新研发的高昂成本,包括金钱、人力、时间等方面,使得许多制药公司难以承受。于是,委托CRO(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,医药研发外包)公司进行部分或全部药物研发工作,成为了现代专业分工下的明智选择。这种选择不仅使研发工作更加专业、高效,还大大降低了成本,提高了成功率。

CRO行业:贯穿新药研发的全流程

CRO,即医药研发外包,是指制药企业将药物研发过程中的部分或全部工作,通过合同形式委托给外部的专业化公司或机构进行。这些外部机构或公司,即CRO公司,为医药企业提供从药物发现、临床前研究到临床试验、注册申报等全流程或部分流程的专业化研发服务。

CRO行业贯穿新药发现、研发、开发的全过程,为新药研发提供一体化、全周期的服务。其产业链服务内容涵盖化合物研究、临床前研究、临床申请与批准、临床研究、药品注册申请与审批以及上市后持续研究等多个环节。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CRO行业贯穿新药研发的全流程,因此它并不存在明显的上游关联关系。而其下游则包括CMO/CDMO行业以及CSO行业,其中CMO/CDMO行业主要负责产品生产时的工艺开发、原料药生产、制剂生产及包装等服务。

中国CRO行业:从起步到爆发

中国的CRO行业发展起步较晚,但近年来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。自2003年国内《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》的实施正式认可了CRO企业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和地位以来,中国的CRO行业便开始了快速发展。历经萌芽期、起步期、爆发增长期和整合升级期等多个阶段,如今的中国CRO行业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竞争层次划分。

在市场规模方面,中国CRO行业近年来实现了快速增长。据据恒州博智(QYR)统计,2023年中国医药研发外包(CRO)行业规模已从2016年的272亿元增长至985亿元。这一增长不仅得益于国内鼓励医药创新研发系列政策的出台,还受益于全球医药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国际CRO需求转移等宏观环境的变化。

wei-ming-ming-de-she-ji-3.png (117 KB)
市场竞争格局:高度集中与竞争并存

目前,中国的CRO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高度集中与竞争并存的特点。行业顶端的第一梯队由药明康德、凯莱英、泰格医药等龙头企业组成,它们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、广泛的服务网络和深厚的行业经验,在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。紧随其后的第二梯队包括康龙化成、九洲药业、昭衍新药等企业,它们在特定的细分市场或服务领域拥有专业优势,正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、服务拓展和战略合作,努力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。而第三梯队则主要由一些规模较小、专注于特定细分市场或区域市场的CRO企业组成,它们在灵活性、定制化服务和特定领域的专业性方面仍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。

未来发展趋势:广阔前景与一站式布局

展望未来,中国的CRO行业将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。一方面,大型制药企业的研发成本和生产成本持续升高,对于缩短研发周期、降低研发成本、提高研发效率的需求日益强烈;另一方面,小型生物科技公司蓬勃发展,对于医药研究外包服务的需求也十分旺盛。这将为中国的CRO行业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。

同时,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,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,中国的CRO企业正在加速一站式业务布局。国内龙头企业如药明康德和康龙化成已经完成CRO+CDMO的一体化布局,通过发挥协同效应来提升客户粘度并获得竞争优势。而一些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和中小企业也正在逐步实现一站式布局,但完成度相对较低。

此外,中国的CRO企业还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。通过整合和并购、海外建厂等方式,这些企业正在加速国际化布局,以获得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。例如,康龙化成通过收购SNBLCPC的股权快速进入国际临床研究服务领域;昭衍新药则通过收购美国优质非临床CRO公司Biomere100%股权来提高海外市场占有率。


综上所述,中国的CRO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,市场规模不断扩大,竞争格局日益清晰。展望未来,随着全球医药市场的竞争加剧以及国内政策的持续推动,中国的CRO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。更多关于医药研发外包(CRO)行业的详细信息,请参见恒州博智(QYR)发布的《 2024-2030全球与中国医药研发外包服务(CRO)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》。

更多资讯